读其他人的comment是在youtube听音乐一个重要的部分
你会看见人们留言说
这首歌如何在彷徨时给了他们力量方向
或纪念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
或音乐背后的故事
或该歌手/音乐家值得人们尊敬的原因
或 对已逝去的人与事的缅怀
短短的句子段落 仿佛诉说了许多人生故事里
一段段简单而重要的剧情 因为这音乐而更值得纪念
听3rd Strike的Redemption
一个comment说他还有该band当年的demo disk
在3rd Strike有任何名气以前 他曾在一个加油站遇见他们
拿到他们当晚表演的票
另一个comment说 Rest in Peace Jim
3rd Strike的主唱Jim Korthe在2010年撒手人寰。英年早逝。
想到这一点,就想到另一个也已不在人世的学长。2010年。英年早
逝。
无常的人生呀 我们都还在烦恼计较些什么呢?
总不时感叹 但是否曾确实将庸碌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深夜无人的办公室,听3rd Strike的Into Hell Again。
一副耳机,就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
生活中,处处是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小小奇迹。
就象只需人力轻踩,便疾速前进的重型机器。
自从那个外表堕落不羁、内心简单善良的大学室友将我对重金属音
乐的偏见抹去,已经过了好些年。
层叠共振的电吉他 如暴雨扑面的鼓点 震碎麦克风的嘶吼
将压抑的钢铁盖掀去 是的 你可以承认脆弱 感觉痛楚
人造的茧壳一层层冲破 直面意识核心最原始的情感
在规则条框构建的社会 你是随方程式运行的齿轮
在自我表达的艺术王国 你是自由飞翔的天使
白天的风景都消失,落地窗的玻璃将办公室的一切倒映。
现代开放式的设计,在窗镜里扭曲成交错的困局。
困局迷宫里,我对自己的疲惫侧影苦笑。
说说3rd Strike和五月天
五月天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乐队
歌词的创意 想像 意境
应该让很多以诗人自居的wordsmiths汗颜
而那不老的热血 总是在低潮的时候
给人带来希望
尽管如此 尽管如此 somehow
当真正hardcore的编曲唱腔鼓阵袭来
会觉得五月天的摇滚还不够男人
就好像middle class家庭的14岁孩子 尽管承受繁重课业 父母期待
同学关系 初恋萌芽 成人谎言 等等压力 却又怎能了解
在那些被遗忘的neighborhood里 同龄孩子的挣扎 父亲长期失业 叔叔在帮派火拼中丧生 邻居都靠贩毒为生 同桌辍学去当妓女
外面的世界,许多人的人生,都浸染在更烈性腐蚀的心痛中。
在这个安全沉闷的办公室里,所有的委屈和挑战,算得上什么呢?
拿起外套公事包 是时候回家了
天桥的阴暗角落 重复震动杯中硬币的乞丐面无表情
天桥另一端的卖唱歌手正收起吉他
天开始飘雨
车站角落还留着近一年前张贴 为MH370祈祷的海报
一阵苦涩。如雨的鼓点愈加穿心。
*** ***
书写,原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和想像中,关于卡夫卡在繁华闹市中寻得安静一角,深思底吟的画
面,似乎有段距离。
但本质不就是如此吗?
难以预测和设计、却又自然而然发生的所谓情节转折… 仿佛看见
定义创作生活的笔尖上,那一圈似有若无的光晕。
